荣获国家专利,处于行业领先地位
021-57233666
shhuhangfm@163.com
HUHANG​​​​
用户的需求 是我们永恒的追求

精工制造   品质非凡
锐意进取 科技创新  加入沪航  共创辉煌
News
news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
新闻分类
调节阀安装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
来源:http://www.shhuhang.cn/ | 作者:上海沪航阀门 | 发布时间 :2025-07-03 | 5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为规范调节阀安装动火作业、预防事故、保障安全,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规程,适用于各类动火作业场景。作业前需做好准备,包括作业申请与审批,作业人员需有资质并经培训,进行现场风险评估与隔离,检查动火设备与工具,设置现场防护措施。作业过程要遵循操作规范,作业人员按要求操作、控制温度,监护人全程监护、应急处置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。作业后要做好收尾工作,清理现场、检查验收、记录归档。规程须严格执行,违规将受处罚,特殊情况需请示批准。

为规范调节阀安装过程中动火作业操作,有效预防火灾、爆炸、中毒等事故,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,依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及行业规范,制定本操作规程。本规程适用于涉及调节阀安装时的各类动火作业场景,包括焊接、切割、打磨等产生明火或高温的作业活动。

一、作业前准备

1. 作业申请与审批

  1. 申请流程:作业负责人需提前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《动火作业申请审批表》,详细说明动火作业的具体位置(精确到调节阀所在管道编号及区域)、作业内容(如焊接调节阀法兰、切割管道改造)、作业时间、作业人员信息等内容。

  2. 审批要求:安全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,需组织生产、设备、技术等相关部门人员,对作业现场进行联合风险评估。重点评估介质危险性、周边环境安全性等因素,确认具备安全作业条件后,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,发放《动火作业许可证》。未取得许可证,严禁开展动火作业。

2. 作业人员资质与培训

  1. 资质要求: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证、切割作业证等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,且证件在有效期内。监护人需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,熟悉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,经考核合格后上岗。

  2. 安全培训:作业前,由安全管理人员对所有参与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,内容包括作业现场危险因素、安全防范措施、应急逃生路线、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等。培训后进行考核,确保作业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。

3. 现场风险评估与隔离

  1. 风险评估: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风险评估,明确管道内介质类型(是否为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、腐蚀性介质)、压力、温度等参数。若介质为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,需使用专业的可燃气体检测仪,检测作业区域及周边 15 米范围内可燃气体浓度,确保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25%。

  2. 能量与介质隔离

    • 关闭调节阀上下游阀门,对管道进行泄压处理,确保压力降至 0MPa。在阀门处加装盲板进行物理隔离,盲板材质、厚度需符合介质压力等级要求,并做好标识。

    • 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对管道内介质进行置换,置换后检测管道内氧含量,应控制在 19.5% - 23.5% 之间,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10%。

    • 切断与动火作业相关设备的电源、气源,在配电箱、气源阀门处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“禁止启动” 等警示标识。

4. 动火设备与工具检查

  1. 设备检查:动火作业使用的电焊机、气焊设备、切割工具等必须符合安全标准,且在检验有效期内。检查电焊机接地是否良好,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;气焊设备的氧气瓶、乙炔瓶阀门无泄漏,压力表正常,二者间距不小于 5 米,距动火点不小于 10 米。

  2. 工具检查:对焊枪、割枪、焊条、割嘴等工具进行检查,确保无损坏、无堵塞。动火作业使用的电缆线、气管无破损、老化现象,接头处连接牢固。

5. 现场防护措施设置

  1. 防火措施:在动火点下方设置接火盆,接火盆内铺设防火砂,防止火花溅落引发火灾。在作业区域周边 5 米范围内,使用防火毯或防火帘对可燃物体、设备进行覆盖或隔离。配备足够数量且适用的灭火器材,如干粉灭火器(每 50 平方米至少配备 2 具 4kg 干粉灭火器)、消防水桶等,并确保灭火器材完好有效。

  2. 通风措施:若作业在受限空间或通风不良区域进行,需设置机械通风设备,保证空气流通,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烟雾。通风量应满足每小时不少于 3 次换气。

二、作业过程操作规范

1. 动火作业操作要求

  1. 点火前检查:动火作业人员在点火前,再次检查作业现场周边环境,确认无易燃物堆积,防护措施到位。开启气焊设备时,先开启乙炔阀门,再开启氧气阀门;关闭时,先关闭乙炔阀门,再关闭氧气阀门,防止回火。

  2. 作业规范:动火作业过程中,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控制火花飞溅方向,避免火花溅落到易燃易爆物品或设备上。焊接、切割作业时,保持合适的焊接电流、切割氧压力,确保作业质量和安全。

  3. 温度控制:对调节阀阀体等设备采取隔热保护措施,如包裹防火石棉布,防止因高温损伤密封件、阀芯等部件。作业过程中,使用测温仪实时监测设备表面温度,避免温度过高。

2. 监护人职责

  1. 全程监护:监护人需全程坚守作业现场,不得擅自离岗。携带可燃气体检测仪,每 30 分钟对作业区域及周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,并做好记录。若浓度超标,立即责令停止作业,采取通风等措施直至浓度达标。

  2. 应急处置:监护人需熟悉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流程,发现异常情况(如火灾、爆炸、人员中毒等),立即发出警报,组织作业人员疏散,并启动现场应急救援预案。同时,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。

3. 异常情况处理

  1. 泄漏处理: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管道、阀门出现介质泄漏,立即停止动火作业,关闭相关阀门,采取堵漏措施。如泄漏介质为可燃气体,严禁产生明火、火花,防止引发爆炸。

  2. 火灾扑救:一旦发生火灾,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应立即使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扑救。火势较大时,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119,并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。

三、作业后收尾工作

1. 现场清理

  1. 余火清除:动火作业结束后,作业人员使用测温仪对动火点及周边进行温度检测,确保温度降至环境温度 + 30℃以下。使用消防水对动火点及周边进行彻底浇灭,确保无残留火星。

  2. 设备工具整理:对动火作业使用的设备、工具进行清理、整理,切断电源、气源,关闭电焊机、气焊设备等。将设备、工具撤离作业现场,妥善存放。

2. 安全检查与验收

  1. 泄漏检查:拆除盲板,恢复管道连接,对调节阀及管道连接处进行泄漏检查,可使用肥皂水涂抹检查或采用专业的泄漏检测仪检测,确保无泄漏现象。

  2. 验收确认:由作业负责人、安全管理人员、设备管理人员等组成验收小组,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验收。确认无安全隐患后,在《动火作业许可证》上签署验收意见,关闭作业许可流程。

3. 记录与归档

作业负责人对动火作业全过程进行记录,包括作业时间、作业人员、审批情况、检测数据、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等内容。将记录资料整理后,提交安全管理部门存档,存档期限不少于 1 年。


以上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,如有违反,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。如遇特殊情况或本规程未涉及内容,需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请示,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作业。


contact us
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:021-57239988


联系传真:021-57233916


联系邮箱:shhuhangfm@163.com

联系地址: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亭华路59号